1. 97国际



      1. 行业动态

        为什么要强调农资保供稳价

        2023/9/12     浏览次数 :    
         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,完善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 。眼下,春耕备耕正由南到北陆续展开,北方开始备种备肥,南方开始施肥打药 ,农资购销逐步进入旺季。

          今年,农资供应能满足春耕需求,主要化肥品种供应稳定。不过,化肥价格仍高于常年水平 。以2月6日为例 ,尿素批发价同比上涨6.4% ,磷酸二铵 、复合肥均上涨5%以上,氯化钾上涨4.2% 。目前,春耕用肥高峰期还没到来 ,价格还存在波动的可能性。着眼当前和长远,完善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很有必要。

          农资是农业的物化投入 ,涉及种植业的化肥 、种子 、农药以及畜牧业的饲料 、兽药等。如今农业生产已进入高成本阶段,粮食作物的农资投入占整个生产投入的28%以上,园艺作物、畜禽养殖的占比则更高。尽管近年来部分农产品价格有所上涨,但总体低于农资价格涨幅。农资价格高位运行已成为影响农民务农增收的因素之一 。

          农资保供稳价关系农民切身利益和农产品供给 。中央财政2021年 、2022年分别下达200亿元、400亿元,对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,目的就是缓解农资价格上涨的影响,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。这种补贴没有直接干预农资和农产品价格,也没有扭曲市场机制,不失为农资保供稳价的一种探索。今后 ,要完善农业补贴与农资价格联动机制,明确联动条件和范围,适时给予补贴 。

          化肥是农资保供稳价的焦点,减氮、控磷 、增钾是科学施肥的趋势。我国氮肥产能充足,磷肥也能自给 ,钾肥则大部分需进口 ,且集中在少数国家。化肥生产离不开煤 、电、气、硫磺、磷矿石等能源和原料。2022年,受俄乌冲突等影响,全球钾肥一货难求 。2023年 ,外部环境依然充满不确定性。完善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 ,正当其时 。

          首先是产能 。只有产量充足 ,价格才会稳定。应充分考虑化肥产品支农属性 ,稳定化肥生产企业的要素供应 ,在电价、用气、购煤等方面,给予化肥生产企业倾斜支持。在符合环保、安全生产等要求的前提下,推动企业缩短停产时间,提高产能利用率。要部门和地区联动 ,重点解决钾肥挖潜扩能、硫磺等原辅料保供等问题 。

          其次是储备。化肥始于工业 、用于农业 ,淡旺季分明 。要建立科学合理的“淡储旺供”调控体系 ,淡季收储 、旺季投放 ,发挥“蓄水池”作用 ,缓解供需矛盾 。同时,帮国家化肥商业储备承储企业解决生产方面的实际困难 。相较于氮磷 ,钾肥更易受国际市场影响。2014年 ,我国建立了钾肥国家战略储备。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,进一步完善钾肥储备机制迫在眉睫。
        返回上一步
        打印此页
        18088290604
        浏览手机站


        1. XML地图